【16】胸闷型哮喘真相

【16】胸闷型哮喘真相

0:000:00

Click to listen

胸闷型哮喘真相

直接说结论,胸闷型哮喘,是吸入剂(信必可、舒利迭、沙丁胺醇等)造成的。

大数据告诉我们,古代没有胸闷性哮喘,现代也没有,直到西医发明了吸入剂,然后很快,就出现了胸闷型哮喘,吸入剂的推广与胸闷性哮喘的增加,完全成正比!

生物医学的逻辑推导有点复杂,尽量用大白话给大家科普吧。

机转一,吸入剂中气道扩张剂 (β2—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,如沙丁胺醇、福莫特罗等)收干呼吸道黏液,药物附着在肺泡黏膜、即其上皮细胞上,收干其细胞液,进而阻碍甚至堵塞血氧交换通道,造成人体缺氧,胸闷。

使用过吸入剂的人都知道,如果不漱口,咽喉会有多,即使及时多次漱口,长期使用也会声音嘶哑、发音困难,还会滋生念珠菌(鹅口疮)呢。

补充两个名词解释。

肺泡粘膜,也称为肺泡内衬,是肺泡壁的内表面,由一层极薄的单层上皮细胞组成,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和肺泡之间交换的主要场所。

血氧交换,是指血与肺泡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,它是呼吸过程的关键部分。血氧交换的过程中,被吸入剂所雾化、气化的药毒也同时被交换进入了毛细血管。

其机转二,吸入剂当中的糖皮质激素(人造皮质醇),俗称压力激素,在血氧交换过程中,经血液循环,被心脏直接吸收,吸氧变成吸毒,药毒刺激心脏,造成的一系列心脏问题后,反过来又加重了哮喘的症状,这就是胸闷型哮喘。

皮质醇,应激激素,压力荷尔蒙,可以简单理解为天然的糖皮质激素,是由人体的肾上腺所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。即使是人体所分泌的纯天然皮质醇,分泌多了,也会造成精神紧张、心理压力,造成心脏负担(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紧张的人容易得心脏病),何况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,未能提纯去除的杂质毒素,会造成心脏中毒,心毒

道医称之为毒火攻心!药毒→心火旺!心属火,火太旺则攻心!小心脏砰砰砰跳!肺属金火克金,所以,心火克肺金,心脏的功能态问题就容易导致肺脏的功能态问题(此处省略一万字,用生物化学解释清楚实在太麻烦,你就记住心与肺是一家子,同居胸腔,互相影响),久而久之,就演变成了心脏的结构态问题,进而导致肺脏的结构态问题,如肺结节、肺气肿、肺纤维化、肺癌。药越用越多,病越来越重!胸闷、哮喘更加厉害,恶性循环。

支持吸入剂的白大褂反复强调,吸入剂的激素含量只有小白片的1%。咱们先不考虑利益动机(吸入剂的毛利润是小白片的几十、上百倍),不考虑耐药性,也不考虑吸入次数因素,或许,通过吸入剂,吸入人体的激素含量只有“小白片”的1%,但是这个1%,对于肺脏和心脏,却是百分之百,因为没有Filter过滤装置。小白片,因为要经过肠道代谢、肝脏代谢、肾脏代谢,才能被人体吸收,99%的毒素,在肠道功能、肝脏功能、肾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,在代谢的过程中,已经被分解掉了。说白了,肠道、肝脏、肾脏就是过滤器,已经过滤掉了99%的毒性。其余的毒素呢,由于不是靶向作用,通过血液循环,在全身所有脏器、肌肉、皮肤……大致均匀分布,最终直接作用于心脏的,最多只有1%的1%(心脏只占人体体重的大约0.5%) ,也就是0.01%,万分之一。换句话说,小白片的毒性,对于心脏而言,最多只有吸入剂的1%。

不过,小白片的危害,尤其,与中药同服的危害,是杀人不见血滴,择日发文声讨。

当然,靶向作用的单抗药,如奥马珠单抗,并不是说就对人体安全。因为,任何治疗过敏的靶向药物,都是针对报警抗体IgE,干掉IgE(免疫球蛋白E)。还是以劫匪抢银行来做比喻,过敏源是劫匪,人体是银行,IgE是报警器,靶向药物灭掉了IgE, 就相当于关掉了银行的报警器,劫匪却还留在那里……